2019杨丽萍东莞舞蹈剧春之祭

2019杨丽萍新作-舞剧《春之祭》-东莞站

演出状态:演出结束

票面价格:--

2019-04-05 周五 20:00

以现场为准

东莞东莞玉兰大剧院

南城区鸿福路96号

2019杨丽萍新作-舞剧《春之祭》-东莞站,这部舞剧根植于东方文化,亦将孔雀舞的云南元素融入其中,通过《春之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神”因为有了悲悯之心,自愿坠入红尘,历经万千变成了“人”;“人”因为有了觉悟之意,甘心奉献无畏牺牲,又从卑微的“人”超越宿命变成了“神”。

然而,细品之下的《春之祭》,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场心灵的洗涤,更是一场灯光和声学的盛宴。

《春之祭》

当代舞剧《春之祭》是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受上海国际艺术节和英国伦敦Sadler'sWells剧院委约的创作。近几年,伴随着国家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杨丽萍的作品开始频繁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如潮好评。所以这次受约创作《春之祭》也可以说是一个不谋而合的契机。这个契机就是:杨丽萍将运用她的舞台美学思想来展开一次与西方经典的对话,这是一次东方与西方的交流,这是一次现代与古老的沟通。这不仅仅是致敬,更是全新的创造;这不仅仅是演绎,更是具有冒险精神的探索。

把传统“融进去” 让作品“走出去”

杨丽萍版的《春之祭》自创意之初就有一个坚实的出发点——以东方哲学、东方智慧、东方审美重新阐释西方经典。她要用她的舞台美学思想来展开一次与西方经典的对话,用传统的舞蹈“走出去”,用艺术作品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春之祭》被许多人看作是现代舞的开山之作,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突破为后来者提供了无限可能,百年来无数的现代编舞大师都将其视作传情达意的试金石。而杨丽萍版的《春之祭》正是以无限的可能性来致敬经典,以东方视角来解构这场春的祭祀。

杨丽萍与她的团队,努力在既有的舞蹈语言之外,创造出属于东方的舞蹈基因。她相信,比起言语的诉说,舞蹈更具有一种未来性,甚至是预言性。她要用舞蹈这一跨越国际、穿越古今的语言来讲述东方精神。可以说,融入了这样一种思想的《春之祭》,既是东方的,也是国际的。杨丽萍以现代舞的语言表现东方故事,将东方基因融入西方骨骼,呈现出有着中国味道的《春之祭》,让这东方的舞蹈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无畏牺牲 解读涅槃重生的轮回审美

《春之祭》原本描绘的是人们在祭祀苍天的故事,人类对自然原始的崇拜、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春天来临的渴望与喜爱,冲撞出了这部先锋之作。对于《春之祭》,传统的西方解读更像是一种直线型的审美模式:被命运选中,牺牲献祭。“西方表现女人献祭肯定是一种恐惧、矛盾、彷徨的心情,”杨丽萍说道,“但在我们云南的少数民族里面,会更多地有一种牺牲自我,救赎大家的思想。这就是东西方对生命的不同的意识。”杨丽萍版本的《春之祭》便是要以“不同”来探索“大同”。“大同”就是所有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同归却殊途。这版《春之祭》融入了她对于东方生命观的独特解读。她率先提出了“轮回”这一概念,这一相当具有东方审美特质的“圆形”审美模式——生命不再只是向死而生,而是从生、到死、再到涅槃重生的轮回;不再只是被动的献祭,而是主动的献身。

以人为本 传递中国美学之魂

《春之祭》的内核就是“祭祀”,是一个仪式感极强的故事。杨丽萍排创的《春之祭》也贯穿了她一如既往的形式感与杨氏舞台美学——舞台被999个神秘的符号堆满,一个存在于平行时空的修行者,躬身在大地上,好像种麦子一样播种着祝福,播种着寓言,播种着觉悟。而舞者置身其中,忘我起舞,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被放置在一个宏大的时空之中,产生出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多维空间。人们在大地上生息、舞蹈,又在大地上苏醒、觉悟。

杨丽萍并不准备描画一个具象的世界,她将《春之祭》的舞台化为一个抽象的宇宙,时间、空间、生命共存其中,万物轮回,周而复始。在借鉴传统藏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的基础上,注入她独有的孔雀舞蹈语言。舞蹈中的狮子暗喻权力、旧有的世界、不可侵犯的规则;女人是受难者、觉醒者与重生者;祭师则象征着无情、冷漠的东西、压迫者;而孔雀代表着重生、未来的希望。爱恨、生死与自由,在她的诠释之下化为具象。

或许你赞叹过《月光》的唯美,或许你领悟过《云南映象》的磅礴,或许你也曾沉浸在《孔雀之冬》的梦幻世界……

然而,在2019杨丽萍新作-舞剧《春之祭》-东莞站,你将开启一段关于生命的崭新思考。

首页

首页

客服

客服

演出结束
返回顶部

高德地图

百度地图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