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状态:演出结束
票面价格:--
2019-06-21 周五 19:30
以现场为准
关于音乐会
海上丝路,
是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千年之路。
海上丝路
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
这条路,
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
承载着多元文化的交融,
这场音乐会我们将沿着海上丝路的航线,
聆听来自不同文化的音乐:
从泉州出发,悠长的南音古韵穿越时空;
敦煌壁画上融汇了四大文明的璀璨光芒;
印度玩蛇人的笛声里飘荡出婀娜多姿的舞神;
琵琶的弦鸣中吟诵着泰戈尔的诗句让人沉思;
塔布拉鼓多变的节奏里旋转出神话里的乾达婆;
听着嘎美兰音乐穿过热带雨林………
斑斓的色彩如印度沙丽一样炫目,
旖旎的旋律如神秘的异域之香令人迷醉,
如梦一样奇幻的音乐之旅,
与你相约夏日黄昏。
音乐会亮点
1、 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大民乐团【天姿国乐】与新加坡鼎艺室内乐团首次联合演出:最心仪的音乐地图,最创意的乐思,最青春的力量,最炫彩的演奏;
2、 南洋风格的民族室内乐首演西南:印度音乐、马来西亚音乐、印尼嘎美兰音乐……..;
3、 风靡世界的印度塔布拉鼓惊艳亮相:华彩的独奏,精彩的合奏、即兴的重奏,全方位感知印度打击乐的迷人魅力;
4、 好听、好玩、好看,百闻不如一见的精彩!
节目单
1、《忆•元宵》华乐室内乐 作曲:蔡宗玲(新加坡)
音乐素材取自于著名南音曲《元宵十五》。其曲陈述着民间传说陈三与五娘的爱情悲剧。此曲是在原曲基础上抽象化的再创作品 。除了采用原曲的音高元素、旋律等音乐特征,也采取了一般南音曲中常见的支声复音、速度变化、及原曲中的一些结构上的特性,也保留及抒发了原曲中歌词的意境 ,是南音古曲的一种现代演绎。
2、《敦煌回响》重奏 作曲 :周龙(旅美)
作曲家从敦煌古谱和莫高窟壁画获得灵感,又从西部民歌“花儿”吸取营养,却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方法贯穿始终,构成中国传统旋律的五声音阶若隐若现,去调性的旋律和不协和的和弦四处流动。多种各具特色的打击乐器轮番介入,强化了作品的多元色彩。纷繁的乐思,无尽的想象,余音绕梁…….
3、《神秘的香料》民族室内乐 作曲:刘畅(中国)
神秘的香料印度食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香料与糖的运用,几乎所有印度食物都和这两者脱离不了关系。作曲家从印度美食中吸取灵感,采用了具有典型印度音乐特征的音乐材料和节奏型创作,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南亚风情以及中国民族乐器跨越种族、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全曲风格热情,奔放,活泼。
4、《Tabla Fusion》印度达布啦鼓与民族室内乐 作曲:Eric watson(新加坡)
此曲是专为印度塔不拉鼓与民族室内乐团而创作。此曲充分表现了合作中争执及争执中的合作。突出了塔不拉鼓即兴演奏的特色,特别是在华彩片段。乐曲的主要乐器虽为塔不拉鼓,但其中个别乐器在整首乐曲中也有举足轻重的角色展现。最后,在塔不拉鼓的带领下,所有乐器进入节奏强劲而激昂的尾声,而塔不拉鼓则果断地奏出了他最后的铿锵之声。此曲是新加坡华乐团委约作品,于2007年6月16日在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首演。
5、《静默之弦》琵琶与塔不拉鼓 作曲:孙晶(中国)
作品灵感来源于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第100首:“我要调拨我的琴弦,与永恒的乐音合拍。当它呜咽出最后的声音时,就把我静默的琴儿放在静默的脚边。”作品借鉴了印度传统乐器西塔琴滑音、装饰音的演奏方式,以及对共鸣弦的模仿,呈现出琵琶丰富的表现力。
6、 《融》民族室内乐 作曲:王辰威(新加坡)
这是一首富有新加坡本土色彩的合奏曲,采用西方对位式作曲技法,结合印族与马来族的曲调,以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表现新加坡四大种族彼此尊重、和睦共处,以及文化的多元和包容。
7、 阮,筝与民族室内乐《遥想 苏幕遮》 作曲:毛竹(中国)
8、 返场 Encore《四川民歌串烧》 作曲:王辰威(新加坡)
特邀嘉宾介绍
特邀指挥:新加坡青年指挥黄德励
现任新加坡鼎艺团总经理、助理指挥、亚洲文化交响乐团指挥。2014年考上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并荣获2014年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艺术奖学金攻读研究生学位,师从杨又青教授、学习期间也多次受叶聪先生的悉心指导。
德励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修唢呐,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靳世义先生。毕业后即跟随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学习指挥艺术。
2006年荣获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唢呐公开组冠军,并在获奖者音乐会上担任独奏。2007年,与吉丰华乐团举办了“琴说呐道”唢呐独奏专场音乐会。2008年,多次远赴中国向多位老师学习,其中包括胡志厚教授、周东朝先生、石海彬副教授和高晓鹏教授等。同年,在新加坡与西安音乐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合作之下呈现唢呐独奏。2011年,受新加坡华乐团之邀,在叶聪先生的执棒下,演奏唢呐协奏曲《霸王别姬》。
2013年,赴中国杭州和南通指挥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同年被选上台北市立国乐团举办的国乐研习营-指挥大师班,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教授以及瞿春泉老师担任指导。
2016年,新加坡海峡时报报导他为其中新加坡杰出国家艺术理事会奖学金得主,并为其做专访报道。同年6月,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少年民族乐团举办黄德励指挥硕士音乐会暨顾冠仁先生新江南丝竹作品音乐会,与顾冠仁先生联合执棒指挥、8月份指挥亚洲文化交响乐团首场音乐会。
德励对于音乐的热诚,让他分别于2004年与2006年荣获福建会馆艺术奖学金。
特邀演奏家
陈宏伟/二胡
陈宏伟现为新加坡鼎艺团胡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二胡艺术硕士;中国政府全额国别奖学金和北京市优秀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赵寒阳教授;曾随胡瑜副教授副修板胡。
陈宏伟自13岁加入马来西亚槟城锺灵国中华乐团后开始向学长学习二胡,启蒙于林顺发和林顺丽。2008槟城毕业于锺灵国中先修班生物系。2009年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在进修期间曾得到了严洁敏教授、王颖和周凌燕等导师的悉心指导。同年参加第二届马来西亚《乐浪》全国华乐独奏大赛荣获拉弦类公开组第三名。
2010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演奏专业并开始随赵寒阳教授学习二胡。同年考上中国青年民族乐团担任高胡乐师,并随团到中国各地参与多场音乐会。2013年参加第三届《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获得海外专业青年组第一名和第三届马来西亚《乐浪》全国华乐独奏大赛拉弦公开组第一名。2014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并获得全额中国政府国别奖学金,继续攻读二胡艺术硕士学位。
饶思铭/阮
饶思铭是新加坡的青年阮演奏家。师从新加坡华华乐(SCO)阮首席张蓉晖。毕业於南洋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伦敦)联合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2010年于新加坡全国华乐音乐大賽公开类别组中荣获冠军,此赛事为新加坡重要权威之赛事。並于同一年与新加坡华乐团举办获奖者協奏音乐会。同年于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屆阮咸大赛中的青年专业类别组中获得银奖。
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了一首双中阮协奏曲(白梅),并于2008年和2009年在威尔士國家民族音乐節(Llangollen)和新加坡全国华乐音乐大賽中荣获一等金奖。2017年成功考入鼎艺团成为全职专业音乐家。
饶思铭於2016年考上了新加坡华乐团的第一届实习演奏家计划,並于他们广泛合作。2017 年 他被邀请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开独奏会。并于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了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 年思铭在滨海艺术中心的华乐室内系列,音乐室举办了古筝与阮独奏会(展望)。2019 年考上了新加坡华乐团大阮演奏员。
刘峰华/打击乐
刘峰华2017年以硕士学位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王建华教授。中国国家政府奖学金和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海外奖学金得主的他,2014年荣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办法的“CDG人才培养计划”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Misirli Ahmet节奏学院学习中东打击乐。
自中学时期开始学习打击乐,刘峰华启蒙与前新加坡华乐团高胡兼打击乐演奏家刘慈勇。随后向著名指挥家兼打击乐演奏家郭勇德学习民族打击乐、伍庆成学习西洋打击乐、和Sri D Rajagopal学习南印度打击乐。他现在是新加坡鼎艺团全职演奏家及敲棒集团打击乐团员。
塔布拉鼓:Nawaz Mirajkar(印度)
纳瓦兹•密拉志卡尔
个人传记
纳瓦兹•密拉志卡尔(Nawaz Mirajkar) 于1976年出生在印度普纳的一个音乐世家。纳瓦兹是著名传奇塔布拉鼓大师乌斯塔德•梅赫波布• 汗•密拉志卡尔(Ustad Mehboob Khan Mirajkar)的孙子,在纳瓦兹很小的时候,他就在父亲乌斯塔德•穆罕默德•哈尼夫•汗•密拉志卡尔(Ustad Mohammad Hanif Khan Mirajkar)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演奏塔布拉鼓。
1996年,纳瓦兹在获得音乐学位之后前往新加坡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2001年,纳瓦兹创下了超27小时不间断演奏塔布拉鼓的吉尼斯纪录。
2011年,纳瓦兹被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授予杰出青年艺术家奖(音乐类),以表彰他对新加坡艺术界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一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和作曲家,纳瓦兹虽受古典音乐的训练,但他在现代融合音乐上也有涉足,并与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合作,在很多世界级音乐节上表演。
纳瓦兹希望在保持塔布拉鼓和打击乐器传统风格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和尝试将其发展推向更高的高度。
演出团队介绍
天姿国乐
【天姿国乐】隶属于四川交响乐团,正式命名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西部年轻、优秀的职业女子民乐团。在品牌创始人牟岭虹女士的带领下,推出了不同主题和形式的音乐会,其中器乐音画《情歌中国》获得四川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文华奖和集体表演奖。乐团多次受国新办及中国文化部指派,出访了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大阪音乐厅、莫斯科国际音乐宫、马德里国家音乐厅等一流音乐殿堂上演了专场音乐会,获得各界好评,被誉为“带来奇妙音乐盛宴的乐团”,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乐团根植于中国文化跨界创新,2014年原创器乐音画《国乐丹青》摘取四川优秀剧目展演最佳票房桂冠;2018年以成都永陵博物馆的石刻文物“二十四伎乐图”为蓝本,特别创作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于4月13日锦城艺术宫成功首演,全场座无虚席,广受观众喜爱和好评。
高德地图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