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1年的时候,达希尔·哈米特创作的《马耳他之鹰》这部非常出色的侦探小说,已经连续两次被搬上了大银幕,并且从这部电影推出开始,一个充满了“犯罪、暴力、悬疑”形式的电影风格,开启了黄金时代。
约物·化斯敦以见习编剧的身份从华纳兄弟公司的剧本名录中选择了这部小说,并且对自己的素材充满自信,而他的剧本本质上是哈米特的对话抄本。他得幸运地获得了一个连最不起眼的小角色都星光四溢的演员阵容,预算也没有超出限制。这种起步与同年的《公民凯恩》(Citizen Kanne,1941)截然不同,也宣告了将诞生的影片不会是新手的糟糕习作,而是一部圆满的专业精品。
被视为黑色电影奠基石的《马耳他之鹰》吝于使用标志性的阴 影--直到影片末尾,电梯门将监牢铁窗的阴影投射到奸诈的女主人公脸上为止--影片中的场景都发生在不知名的整洁的旅馆房间和办公室中,与具有成熟魅力的《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或《爱人谋杀》(Murder,MySweet,1944)大异其趣。汉弗莱·博加特从坏男孩角色转换成了坚韧的传奇式男主角--旧金山的私家侦探山姆·斯佩德。
这个精明的生意人同搭档一起揭穿杀人犯,并阻挠一群奸诈的冒险者获取一只价值惊人的镶嵌珠宝的黑鸟,这些冒险者犯下的致命错误就在于, 认为所有人都同他们一样无耻贪婪。玛莉·阿斯特乍看起来对于一个荡妇角色来说显得过于端庄,但是她在紧身服装和紧凑发型衬托下的奇特拘谨感很古怪地正好适合那种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的女人。
悉尼·格林斯特里特扮演的多话、肥胖、内心开朗的卡斯帕·古特曼(KasparGutman)和彼得·洛扮演的文雅、忧郁、脂粉气十足又好抱怨的乔·开罗(Joel Cairo)都成为不朽的银幕形象,令人难忘的犯罪组合,还有常年饰演失败者/牺牲品的小伊利沙·库克来扮演命中注定总是被排除在交易之外的愤怒枪手威尔莫(Wilmer)。
哈米特的声誉建立在他将社会现实主义揉入了美国怪诞小说中,作为私家侦探的主角通常比超级警犬更加职业可靠。他同时也沉迷于构思像詹姆斯一世时期戏剧那样纠缠奇异的情节——《马耳他之鹰》则是这一特质的巅峰体现:所有人都在谋求,甚至为此杀人也在所不惜的黑鸟实际上是一个骗局;侦探承认自己爱上了女杀人犯,但依然要坚持捉拿她归案,也是个经典场景。
尽管其他伟大的好莱坞导演都会坚持自己的视角,但休斯敦依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从《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1948)到《夜阑人未静》(The Asphalt Jungle,1950)和《富城》(FatCity,1972),再到后来的《好血统》(Wise Blood,1979)和《死者》(The Dead,1987)都是对于经典非主流小说的忠实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