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的童年》是一部描述了战争之恐怖如何摧残年幼心灵的电影--原本天真无邪的男孩,在残酷人性和亲人猝死的双重打击下,渐渐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童真。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yTarkovsky),这位二十世纪电影史上的大师级导演之一,以独特的视觉语言为观众精心打造了这部处女作。
电影以明眸的伊万(尼科莱·博尔耶夫[Nicolay Burlyaev]饰)透过蜘蛛网的动人一瞥作为开端,通过诗一般的视觉映像,导演塔科夫斯基开始施展魔力,渐渐俘获了观众的好奇心。电影的悲剧叙事过程中不断插入了类似这样飘渺且大多可怕的幻梦镜头。德军入侵苏联让影片的小主人公伊万在二战中沦为了孤儿,怀着对纳粹的仇恨,他加入了军队,当上了侦察兵。由于身材瘦小又机敏灵活,伊万深入敌后,获取了很多关于德军阵地的情报。强烈的复仇欲望让枯瘦的小伊万变得斗志昂扬,唯有在睡梦和对往日美好岁月的短暂回忆中,才能寻得片刻慰藉。
伊万无力平息自己的怒火,而德国民族也曾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事实更是令他无法想象,仇恨主宰了一切,影片的悲剧色彩正体现于此。电影中的另一位主角玛莎(瓦伦蒂娜·马尔雅维娜[Valentina Malyavina]饰)是个柔弱天真的护士,为了躲避不断被死亡气息所笼罩的军营,她最终调离了。
但与玛莎形成鲜明对比的伊万则死死地被困在了这张无形的大网之中,命运迫使他只能跌跌撞撞地行走在人生的黑暗之路上,这条路没有尽头,得不到救赎。《伊万的童年》的非凡之处不仅在于其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上,其形式化的结构同样令人称道,尤其体现在前后呼应的叙事手法、匠心独具的推拉镜头以及塔科夫斯基在黑暗主题中发掘出些许美感的超凡才华上。影片有意回避了传统战争电影中的战争场面,侧重于无声且充满张力的情感交流,从而无需刻板的煽情和说教,就让观影者得以沉浸在主人公的感情世界中。
电影中的格雷亚兹诺夫中校(尼古莱·格林柯[Nikolai Grinko]饰)、加尔特瑟夫中尉(叶甫盖尼·扎里科夫[Yevgeni Zharikov]饰)和卡塔索诺夫上校(斯泰潘·克雷洛夫[Stepan Krylov]饰)相当于伊万的代理家长,但这只是观众的一厢情愿而已,这三个个性鲜明的军人从一开始就无法真正替代男孩过世的父母。他们无法为伊万树立起合适的榜样,让他克服并战胜主宰其命运的满腔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