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票品资讯我的
当前位置:黄河票务网>娱乐新闻

上世纪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时间机器》

时间:2022-01-06 15:08:10

曾在1940年代学习过少儿动画的制作人、编剧兼导演乔治·佩尔(George Pal)出生于匈牙利,他是一系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效领域起到过标杆作用的美国科幻电影的幕后核心人物(最后无可挽回地被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所超越)。《时间机器》是佩尔第二部改编自威尔斯小说的电影(第一部是1953年版的《世界之战》),他本人也因这部电影而在业内被人们铭记。

上世纪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时间机器》

威尔斯这部发表于1895年的小说自出版后就非常的畅销,因此佩尔也选择在改编时忠于原作的主要情节。影片使用了微速摄影和定格动画的特效技术,并用获得了专利的调色板调整出了一套偏暖的色调。尽管片中充满了阴郁的维多利亚时代晚期伦敦的景象,使用的微缩模型也具有蒸汽朋克那种古怪而有趣的风格,但这部影片的主题并不在于怀旧。

上世纪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时间机器》

专为冷战高峰期的美国观众所改写的剧本将焦点放在了当时的全球政治上。威尔斯的小说描绘了这样一种阴暗而壮丽的场景:遥远的未来,在垂死的太阳照耀下,人类的两支软弱无力的后裔在默默地相互斗争。佩尔则带我们领略了一场横贯整个二十世纪不断升级的战争,并在由一颗核卫星所引发的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毁灭伦敦的镜头中迎来了高潮。

上世纪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时间机器》

和更早一些的《世界之战》(1953)类似,《时间机器》中也展现了一些极为壮观的大场面,例如在空袭警报声中争先恐后涌入避难所的市民,以及大规模的毁灭镜头。威尔斯在小说中对英国的等级体系进行了强烈的嘲讽--小说中人类分裂成了充满脂粉气的埃洛伊(Eloi)和掠夺成性的摩洛克(Morlocks)。

上世纪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时间机器》

但佩尔却用另一种潜台词替换了这种隐喻,他在影片中呼吁美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与险恶的冷战劲敌展开直接竞争。由于阶级问题对于自诩为“无阶级社会”的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个亟需面对的麻烦,因此佩尔将埃洛伊改造成了前工业化时代的第三世界文明,摩洛克则变成了掌握先进技术的殖民统治者。

上世纪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时间机器》

尽管威尔斯的时间旅行者在摩洛克身上也发现了微弱的人性迹象,佩尔的男主角(Taylor饰)却为他们的惨无人道而感到震惊和愤怒。他对天性善良的埃洛伊充满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从道义上把将他们从懒散的乌托邦式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掌握先进技术、学会辛勤劳作。

上一篇:有关生存的逻辑流影片:《阿尔法城》
下一篇:具有超前意识和讽刺效果的惊悚影片:《华氏451度》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黄河票务

版权所有 : 黄河票务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