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是伟大却不为人知的导演雅克·贝克的最后一部作品,影片基于约瑟·吉奥瓦尼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作者在1947年亲身经历的一次越狱的真实故事。
贝克与吉奥瓦尼一同编写了剧本,并聘用了一批非职业演员,其中之一的吉恩·凯乐蒂在现实中的角色同电影里的完全一样。贝克采用非职业演员的举措是让这部特别的电影令人感到真实可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观看中我们还可以感觉到贝克对电影时间的精妙控制也至关重要。
其中五个狱友打碎牢房石板的一幕用了毫无断续的四分钟镜头来展现,让我们感觉这些人确实在付出相应的巨大努力后才粉破了我们看到的石板。通过让我们与主角共同分享这种集体行动,贝克使我们更加投入到这些人的集体抗争中去。
我们共同分享的、令人不安并且永无止境的秘密加剧了我们的困 境,这是加斯帕德的观点,这位犯人从另一所监狱转来,成为最初的密谋者们意想不到的同伴。他的到来迫使其他人必须决定是放弃逃狱计划还是将他也拉进这个集体中。尽管他们选择了后者,但加斯帕德从未真正地融入这个团体:将他排斥在外的不仅是 他的学历和礼貌,还因为片中巧妙地只让观众了解他的犯罪细节。帕德登场造成的紧张状态为《洞》带来了心理上的兴趣点,并在影片的精彩结局中将其升华成了一种悲剧元素。
贝克以加斯帕德的孤立为媒介让我们感知并评价其他人的同志情谊,在通向自由道路的每一步,团体内最初的密谋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都被感激的注视和笑容加以证实和肯定。在一个很少见的瞬间,加斯帕德似乎已经被接纳为集体的一员,他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年糕。在经过了大多数导演都会采用淡出手法的时间后,贝克依然让镜头定格在这一沉默的场景:这是体现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坚持的,用导演对情节的关注来跳出框架的限制,展示角色特征的优秀例证。
不可避免的,《洞》一片会被拿来同罗伯特·布列松的《死囚越狱》以及让·雷诺阿的《大幻影》进行对比,但是贝克不像布列松那样关注卓越品质,也不像雷诺阿那样对社会的分歧进行批评。囚犯们所体现的美德,小心谨慎、创造性,还有集体协作的能力,是整个影片的核心价值。或许贝克是所有导演中,甚至包括霍华德·霍克斯在内,最坚决地表达和描绘这些价值的人。
贝克在整部影片拍摄、剪辑的过程中健康状况都欠佳,并且在混音工作尚未完成前便已去世。《洞》一片按照导演的意愿最终制作完毕,但是在一百四十分钟版本首映后,出于商业考虑,塞格·西尔伯曼剪掉了二十四分钟的内容。这些丢失的胶片依然不知所终,但是这并不影响《洞》是一部优秀影片的事实。